園藝療法HorticulturalTherapy,日本稱為園藝療法,韓國稱為園藝治療,簡單的定義是:利用園藝來治療。美國越來越多的衛生醫療機構,從醫院到老年護理院再到精神病院等,都在青睞“園藝療法”,用園藝活動來作為治療病人的一種手段。研究發現“園藝療法”能夠降減緩心跳速度,改善情緒,減輕疼痛,對病人康復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作者:花中君子生態王健

鏈接:www.nddlcce.com

來源:花中君子生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1年中國園林康養與園藝療法大會5月28日在蘇州召開。會議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康養與園藝療法專業委員會主辦,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本屆大會為期三天,200余名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大會以“東方文化語境下的園林康養與園藝療法”為主題,推進園林康養與園藝療法在教育研究、實踐應用、推廣普及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讓綠色康養以嶄新的形式走進國民生活。

據悉,大會在蘇農設立了“園林康養與園藝療法的科學研究”療愈花園“與康養園林的規劃設計”“園林康養與園藝療法的實踐推廣”三個專題論壇,22位專家學者將進行專題報告。


園藝療法領軍人物:

李樹華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image.png

■ 報告題目:《人與植物生命共同體形成歷程——人類綠色基因的形成》

報告從地球環境變化與生命起源開始,闡述了人與植物的共同生存環境與基因同源性。通過梳理植物與人類的起源與進化過程,介紹植物與人類在營養方式、生長模式、構造與成分方面的差異,以及兩者在細胞、器官、功能多個層次的相似構造與互補關系,揭示出人與植物生命共同體的關系。隨后,總結了早期人類生活中發揮物質與精神兩方面重要支持作用的各類植物及其作用機制。最后,報告分享了人與植物生命共同體相關的科學證明與學說理論,提出自然是人最基本的屬性,接觸自然、歸回自然是促進人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徑。

image.png


 采訪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教授、博導李樹華老師:

李樹華一直認為,東方文化特有的隱逸文化、中醫藥文化運用、養生文化甚至天人合一的概念等,其實都可以與園藝療法發生關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越南戰爭后,美國許多越戰老兵性格和價值觀都已經扭曲,完全無法重新融入正常社會。政府組織這些老兵接受音樂療法、精神療法等。然而這一切努力都未能醫治戰爭給他們心靈所造成的扭曲與創傷。用園藝療法開始治療后,這些老兵居然奇跡般地開始康復。越戰老兵們在園林中種花栽樹,澆水松土,經過一段時間后,他們那一顆顆冷漠、冰冷的心,在這些可愛可親的花草面前居然神奇般地漸漸軟化了,性格也漸漸變得順從了。再經過一段時間后,許多人竟然能夠重新融入了美國社會、融入了他們親人之中。——李樹華

園藝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通過人的五大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進行身心調理、改善。植物的色、形對視覺,香味對嗅覺,可食用植物對味覺,植物的花、莖、葉的質感對觸覺,蟲鳴、鳥叫、水聲、風聲等對聽覺都有刺激作用,而園藝勞作對于保持人體正常生物鐘非常有效。

李樹華表示,美麗的景致、沁人心脾的芳香能夠舒緩緊張的情緒,令人產生輕松平和的感覺;一定程度的園藝勞作,能夠促進身體機能恢復,提高身體抵抗力。這些積極作用是園藝療法特有的功效,因而被作為輔助治療措施在歐美、日本等地區廣泛采用。